导师介绍
按职称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导师介绍
个人信息
姓名: 芦苇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导师类别: 硕士研究生导师
邮箱: luwei@xauat.edu.cn 研究方向: 古建筑加固保护
教育背景
2013.9-2018.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现代结构理论 博士
2011.9-2014.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工程力学 硕士
工作经历
2023.11-2024.11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 矿业工程 访问学者
2022.12-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力学系 副教授
2019.10-2023.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
2018.5-2022.1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力学系 讲师
学术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建筑古遗址的加固保护,主要课题为城墙等遗址锚杆和注浆材料研发、砖-土古建筑锚固系统传力机理研究、砖石古塔结构稳定评估与性能提升等。团队导师梯度合理,工作条件优越,研究经费充足,科研氛围良好,具有完善的团队文化、人文关怀、科研补贴和成果激励制度,热忱欢迎同学们报考!
承担科研项目:
(1)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包砖城墙遗址EBTP锚杆协同抗震锚固机理与设计参数反演》(52008332),2021.1-2023.12, 结题;
(2)主持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地区专项项目《包砖城墙遗址EBTP锚杆协同锚固机理与抗震反演设计方法》(2021M693877),2021.7-2023.10,结题;
(3)主持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丝绸之路夯土遗址楠竹锚固系统传力机理研究》(2020JQ-671),2020.1-2021.12, 结题;
(4)主持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基于构造缺陷与残损特征的夯土城墙地震灾变机理研究》(LSZZ202225),2022.1-2023.12, 结题;
(5)主持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专项项目《丝绸之路残损夯土城墙遗址地震损伤演化与稳定评估研究》(20JK0717),2020.01-2021.12, 结题;
(6)参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 《砖石古塔基本性能及损伤劣化检测方法研究》(2023YFF0906000), 2023.11-2026.10, 在研;
(7)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环境振动与降雨入联合渗诱发古建筑夯土损伤演化机理与灾变预警研究》(52378195), 2024.1-2027.12, 在研;
(8)参与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夯土建筑遗址楠竹锚固界面力学行为与传力机理研究》(LSKF202010),2020.1-2021.12,结题.
(9)主持 各类横向项目20余项。
部分科研论文:
[1] 第一作者. 土遗址全长粘结式锚固系统动力响应解析方法[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377-1387. );
[2] 第一作者. 土遗址楠竹锚固界面传力过程研究[J]. 力学学报, 2019, 51(2): 524-539.;
[3] 第一作者. 裂隙封护土遗址压力型锚固系统界面应力传递与承载性能解析方法[J]. 力学学报,2024, 56(1):198-211. [4] 第一作者. 土遗址楠竹锚固界面力学行为与传力机理研究[J]. 固体力学学报, 2021, 42(5): 501-517.
[5] 第一作者. 夯筑土遗址 EBTP 锚杆两锚系统拉拔破坏模式分析与群锚效应研究[J]. 固体力学学报, 2024,网络首发.
[6] 第一作者. 椰壳纤维加筋土遗址生态注浆材料性能研究[J]. 建筑材料学报, 2024, 27(1): 90-98.
[7] 第一作者. Evaluation on anchoring force demands of typical damaged rammed earth city wall sites under earthquake[J]. Arab. J. Geosci., 2021, 14: 692.
[8] 通讯作者. Basalt fiber as natural reinforcement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cological grouting slurry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earthen sites[J]. Rev. Adv. Mater. Sci. 2023; 62: 20230139.
[9] 通讯作者.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llapsibility of Xi’an loess improved by Calcium Lignosulfonate[J]. Coatings, 2023, 13: 157.
[10] 第二作者. Nano-scale mechanics of coarse-grained C-S-H with molecular dynamics[J]. Constr. Build. Mater., 2023, 400: 132494.
获得国家专利:
[1] 第一发明人. 一种用于土遗址的风蚀-雨蚀模拟系统[P]. 中国, CN202210609284.9. 2022 (实审).
[2] 第一发明人. 适用于生土结构遗址的变刚度透水锚杆、加固方法及构造[P]. 中国,CN2022113487301,2022 (实审).
[3] 第一发明人. 一种窑洞加固系统[P]. 中国, ZL 201910690440.7, 2021. (转化应用).
[4] 第一发明人. 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P]. 中国, ZL202111294976.0, 2023 (授权).
[5] 第一发明人. 一种基于EBTP锚杆的包砖城墙遗址锚固结构[P]. 中国, ZL202010479174.6, 2020. (转化应用).
[6] 第一发明人. 一种自旋紧固式锚杆系统[P]. 中国, ZL202322336637.5, 2023 (授权).
[7] 第一发明人. 一种含纵向裂隙夯土城墙遗址楠竹锚杆抗震加固设计方法[P]. 中国, ZL201910641795.7. 2022 (授权).
[8] 第一发明人. 一种包砖城墙锚固体系拟静力试验装置及方法[P]. 中国, CN202010627850.X, 2020 (实审).
标准编制:
[1] 参编.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沿线土遗址振动控制与监测标准》, (DB 61/T5079-2023). 发布执行.
所获荣誉
[1] 第三完成人. “丝绸之路”沿线旱区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2年.
[2] 第三完成人. “一带一路”沿线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1年.
[3] 第三完成人. 基于石墨烯类材料的纳米尺度数值建模方法及力学行为机理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9年.
[4] 校第四届微课教学竞赛二等奖.
[5] 西安市科技专家库专家.
社会兼职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 Reserved  |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  联系邮箱:lxy@xauat.edu.cn     联系电话/传真:029-82202739邮编:7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