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制度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制度文件
化学工程2017级研究生学授位标准及培养方案
2018-05-11  点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领域代码:085216)

第一部分 概  况

应用化学硕士学位点2001年获批,2002年招生;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批;2012年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点下与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共建环境化学二级学科工学博士学位点。本学科与我校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等深厚合作,交叉发展,突出化学、化工特点,在煤清洁转化与增值利用技术、化工冶金新技术及应用、新型功能材料开发与制备、光电催化、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工科应用为背景,通过理工渗透促进学科发展的特色。本学科建设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与校外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有很好合作关系,有企业的兼职硕导。

第二部分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素质

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掌握化学工程领域基本理论与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化学工程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进行本领域工程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能力;具有独立担负本领域工程项目和工程管理的能力;能熟练查阅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

具有化学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有正确的工程思维,尊重客观规律,能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工程与工艺相结合的观点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化学工程问题。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富有合作精神。

二、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基础知识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可选的数理统计、优化与决策基础等数学知识等,深入掌握相关的无机合成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现代仪器分析进展、配位化学等化学知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辨证法、信息检索、知识产权、外语等人文社科知识。

2.专业知识

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包括化工热力学、功能材料化学、催化原理高分子化学、界面化学、化工新型分离技术洁净煤生产新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化学等。

结合硕士生的工程研究与实践方向及本领域的任职资格要求,本领域专业硕士生可选的专业知识包括资源与能源化学工程、化工过程优化、材料显微结构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化学、电化学工程技术、现代腐蚀理论与防护技术等。

三、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为熟悉本行业相关工作流程和职业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该环节通过研究生到化工企业、研究院(所)、高校或管理部门进行实习与实验实践(辅助指导本科生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或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来完成,实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深入实际或基层生产一线,结合化学、化工专业所长,完成1~2项与本领域相关的实践活动(不得与所研究论文重复),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包括实验实践、企业实践,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负责对硕士生实践教育情况进行监督、审查;专业实践结束后,研究生应按要求提交专业实践报告及实践单位鉴定,学院应组织专业实践评定小组,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效果进行答辩考核,综合答辩成绩、企业评定和导师评价,给出专业实践最终成绩。考核通过者获得6学分,考核不通过者不得申请答辩。具体规定和要求参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执行。

四、获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自学、交流和查阅文献等途径快速获取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识,了解本领域的热点和动态,具备不断获取新知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化学工程领域的工程项目、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组织与实施等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并通过实践尽可能加以解决;善于将创造性思维用于促进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勇于开展创新试验、创新开发和创新研究。

3.组织协调能力

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团队和多学科工作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高效地组织与领导实施科技项目开发,并能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五、学位论文要求

1. 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化学、化工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

2.形式及内容要求

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类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工程管理论文等。

3.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达规范,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封面、独立完成与诚信申明、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论文目录、正文(课题的意义、目标、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性;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论文主体部分:研究内容、实验或计算方法、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结果或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

4.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1)学位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内容充实,工作量饱满。

(3)学位论文前言应对论文的背景及工作内容作简要的说明。文献资料综述应对课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由此提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4)学位论文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对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够对某方面有独立见解。

(5)对工程设计类论文,要求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结构合理,数据准确,图表规范,设计符合工业化标准,技术文档齐全,原始依据、关键数据可信,计算方法可靠。

(6)对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论文,要求结合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进行实验研究,正确分析过程,实验数据可靠,结论正确可信,论文成果具有科学性与一定的先进性。

(7)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完整,表达准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通顺。

另外,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通过学位论文研究及其开展的科研、技术开发或改造、工程或项目管理等活动,对相对独立完成的课题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鼓励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或申请发明专利等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

第三部分 编写成员

董社英、周元臻、江元汝、孟晓荣、张  良、杨  琴


化学工程领域 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16)

一、培养目标

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化学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化学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掌握化学化工领域的基础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化学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进行本领域工程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能力;具有独立担负本领域工程项目和工程管理的能力。能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工程与工艺相结合的观点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化学工程问题,勇于创新,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富有合作精神。

二、研究方向

1.新型功能材料开发与制备

2.环境友好过程控制与资源综合利用

3.电化学理论与技术及腐蚀科学与表面工程

4.催化剂和催化反应过程理论及设计、开发与应用

5.煤清洁转化、增值利用及化工过程优化

6.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应用

7.医药中间体合成与应用

8.化工冶金技术与应用

9.纳米材料化学制备理论与技术

10.工业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5~3年。课程学习应在第1学年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必须在学校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原则上在学校进行。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倡成立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该环节通过研究生到化工企业、研究院(所)与高校实验室科研实习、协助指导本科实习等结合多种形式来完成,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由学位课和选修课及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在读期间至少应修满30或以上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

2.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

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可获得创新创业1学分:

(1)参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

(2)取得与本专业类别(领域)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3)参与科研院所、企业技术攻关;

(4)参加10次与本专业类别(领域)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报告;

(5)进行3个月以上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或联合培养。

3.补修课程是指跨专业考生或未通过评估院校考生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需要补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不计学分。

4.研究生在入学一周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并提交学科专家组审查。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5.具体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六、专业实践

该环节通过研究生到化工企业、研究院(所)、高校或管理部门进行实验实践(辅助指导本科生实验、实习、毕业论文或科研实践)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来完成,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深入实际或基层生产一线,结合化学、化工专业所长,完成1~2项与本领域相关的实践活动(不得与所研究论文重复),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包括实验实践、企业实践,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硕士研究生导师负责对硕士生实践教育情况进行监督、审查;专业实践结束后,研究生应按要求提交专业实践报告及实践单位鉴定,学院应组织专业实践评定小组,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效果进行答辩考核,综合答辩成绩、企业评定和导师评价,给出专业实践最终成绩。考核通过者获得6学分,考核不通过者不得申请毕业答辩。具体规定和要求参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执行。

七、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录用或发表CSCD核心类期刊以上论文1篇或提交国家发明专利1篇并公开受理。

八、学位论文

1.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途径,在第2学期末至第3学期初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并经系3~5位专家讨论审核确定后,经过开题答辩,按计划开展学位论文工作。论文题目应对国民经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学术上有一定的意义。

2.硕士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应在入学第4学期结束前完成。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

3.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能够表明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进行化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精确、数据可靠、行文通顺、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研究生坚实的化学化工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4.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应符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撰写标准》。

5.硕士学位论文在正式答辩前要先通过学科统一组织的预答辩环节,满足预答辩要求且论文评阅合格的才能进入正式答辩环节。

6.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集中答辩制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执行。

九、参与人员

董社英、周元臻、江元汝、孟晓荣、谢会东、张  良、杨  琴


附表: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

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必选

综合英语

2

40

1

必选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1

36

2

必选

专业

基础

数理统计

3

48

1

专业外语

2

32

2

化学研究方法

2

32

1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进展(含实验)

2

32

1

波谱学

2

32

1

化工热力学()

2

32

2

化学反应工程()

2

32

1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

2

32

1

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2

32

2

专业

方向

功能材料化学

2

32

2

配位化学

2

32

1

无机合成化学

2

32

1

高分子化学

2

32

2

催化原理

2

32

2

催化材料与工业催化剂设计

2

32

1

化工新型分离技术

2

32

2

电化学理论与测试技术

2

32

2

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2

32

1

化工过程资源再利用技术

2

32

1

界面化学

2

32

1

洁净煤生产新技术

2

32

2

公共

选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必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国际会议交流

1

30

2

第二外国语(日、俄、德、法)

2

40

2

优化与决策基础

2

32

1

数理方程

3

48

1

专业

选修

现代分离化学

2

32

2

应用电化学

2

32

1

化工技术进展

1

16

1

化工技术经济

2

32

2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方法

2

32

2

表面与胶体化学

2

32

1

高等有机化学

2

32

1

稀土元素化学

2

32

2

结构化学

2

32

1

湿法冶金

2

32

2

资源综合利用化学

2

32

1

信息检索

1

16

1

知识产权

1

16

1

化工过程优化

2

32

2

化工前沿讲座

2

32

2

结晶化学

2

32

1

电化学工程技术

2

32

1

粉体材料与纳米技术

2

32

2

现代腐蚀理论与防护技术

2

32

2

化工新材料制备理论与工艺

2

32

2

传感器及其应用

2

32

1

必修环节

专业实践

6

/

/

创新创业学分

1

/

/

补修课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化工原理

综合化学实验

上一条: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修订)
下一条:化学工程与技术2017级研究生学授位标准及培养方案

关闭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 Reserved  |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  联系邮箱:lxy@xauat.edu.cn     联系电话/传真:029-82202739邮编:710055